3月28日,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決定,從2018年5月1日起,將制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從17%降至16%,將交通運輸、建築、基礎電信服務等行業及農產品等貨物的增值稅稅率從11%降至10%,預計全年可減稅2400億元。
這意味著,在物流成本排名中,牢牢占據頭把交椅的運輸成本將下降。
算一算,你能省多少錢?
但是有的人還不“滿足”。
乍一看,似乎有那麼點道理——稅率隻有從11%降到10%;這麼多行業一年才減稅2400億,攤到每個公路貨運企業頭上也沒多少錢吧?
“對物流企業,這肯定是重大利好!”中國物流學會副會長、德利得物流總公司運營總監惲綿興奮地說。
說得直白一點兒,就是給企業送錢!增值稅稅率的降低,將直接提升企業的凈利潤。
惲綿給掌鏈全媒體記者算瞭一筆賬:
目前,經營得較好的道路貨運企業,稅負與凈利潤之比為1:1。如果一傢企業每年交稅1100萬元,凈利潤差不多也是1100萬元。
5月1日起,增值稅稅率從11%降到10%,稅率降低瞭1%。這意味企業隻需交稅1000萬元,等於凈利潤增長100萬元,就成瞭1200萬元。這100萬元對企業來說很重要:凈利潤可增加瞭5%左右。
要知道,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的調查,2016年重點物流企業的平均利潤率隻有8.1%。
有專傢提醒記者註意,交通運輸企業為客戶開據運輸業發票,不僅是運輸這一個作業環節產生的費用,還有裝卸、分揀、包裝等多個流程產生的費用。
未來物流或迎更大利好!
近年來,國務院多次發文,通過物流的降本增效,推動實體經濟健康發展。
國務院這次降低交通運輸行業的增值稅稅率,再次傳達出提振實體經濟的這一重要的、導向性的信號。
惲綿告訴記者,“稅收是最難啃的骨頭。稅率上有瞭重大的變化,反映出政府振興實業的決心。”
他認為,配合稅收,政府還會出臺一系列改善營商環境,支持實業發展,解決眼前問題,提高經營效率,降低社會總成本等方面的舉措。
① 稅率還有望降低。惲綿的判斷不是空穴來風。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:
“進一步減輕企業稅負。改革完善增值稅,按照三檔並兩檔方向調整稅率水平,重點降低制造業、交通運輸等行業稅率,……擴大物流企業倉儲用地稅收優惠范圍。……促進實體經濟轉型升級,著力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。”
據此,我們可以大膽預測,未來增值稅稅率將由三檔減少到兩檔,且稅率進一步低。其中,交通運輸行業的稅率,或將由5月1日開始執行的10%的稅率往6%這檔稅率調整。
② 倉儲稅收優惠延續可期。利好或不局限於運輸環節,物流企業成本的另一個大頭,倉儲的成本也有望下降。
一般來說,物流成本中,除瞭運輸成本外,保管成本大約也占到三分之一。而在保管成本中,倉儲費用的占比約為33%左右。
此前,財政部、國傢稅務總局發佈通知,自2015年1月1日起至2016年12月31日止,對物流企業自有的(包括自用和出租)大宗商品倉儲設施用地,減按所屬土地等級適用稅額標準的50%計征城鎮土地使用稅。
去年,財政部和國傢稅務局將這一優惠政策的日期延長至2019年年底。但有企業表示,稅收優惠政策有較為嚴格的適用范圍。
“擴大物流企業倉儲用地稅收優惠范圍”有望讓更多的物流企業,在倉儲環節省錢!
公路貨運企業稅負有多重?
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佈的數據,2017年社會物流總費用12.1萬億元,其中,運輸費用6.6萬億元,占比54.5%。
我國全面實施營改增後,物流企業普遍反映稅收負擔增加。
有統計數據顯示,2016年5月1日,“營改增”全面實施後,被調查的重點企業繳納增值稅平均增加13.2%,其中,運輸型企業中的公路貨運企業交通運輸業務繳納增值稅平均增長76.2%。